欢迎来到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网站

收藏本站

热点聚焦

新业态扮靓大栅栏新街景 来源:北京商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1-09-15

             

             大栅栏西街有600年的历史了,这里有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青云阁,有稻香村的发祥地,有蔡锷将军结识小凤仙的普珍园菜馆。现在大栅栏西街要引进新业态,打造成既有传统市井风景又有国际时尚化气息的“大栅栏新街景”。

  引进四种新业态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策划总监李澍表示,大栅栏西街将以开放融合的姿态,吸引新业态入驻。“我们要用三年的时间吸引新型的商业品牌、旅游休闲品牌、小型的文化演艺,比如说小剧场、主题酒店和四合院精品酒店等入驻大栅栏西街,这是对老街区保护发展和改造提升的重要尝试。”引进这四种新业态,并不意味着对大栅栏西街有多大的改变,而是引导游客进行深度体验、纵深消费。

  在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国内外新锐设计师将在大外廊营8号原北京继电器厂旧址集中展现作品,北欧艺术展以及Timeout等一系列展览在这里进行,让游客体验前卫与传统并存,历史与未来同在。“这些展览在设计周期间进行,是对新业态引进的重要尝试。”  

  大栅栏西街将入驻  第一家咖啡馆

  在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天窗咖啡馆将在大栅栏拆了一半的胡同建筑里(燕家胡同2号)出现,凭借本土化设计和当地景观为设计元素,咖啡馆所在位置将伴随着残存的建筑遗迹变身为一个葱郁的城市绿洲,游客将在大栅栏地区厚重的历史背景中品尝咖啡、红酒、啤酒。

  “天窗咖啡馆如果在设计周期间能够吸引足够的游客消费,那么它会在设计周活动结束后入驻大栅栏,成为大栅栏西街第一家咖啡馆。”。

  在大栅栏有不少老字号,而大栅栏西街的老字号很少,“将来大栅栏西街的改造中我们要引进老字号。”

  谈到未来大栅栏西街的定位,李澍认为:“大栅栏西街的定位还在探讨中,目前的改造是对现有业态进行提升,使得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气质精髓得以有机延续。” 

  留住  大栅栏西街的“根”

   

  大栅栏西街改造是为了让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体验“中国感觉”,而“中国感觉”是在发展中,晚清、民国时期、近现代、当代的“中国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大栅栏西街的原汁原味儿也在发展中。

  业内人士表示,大栅栏西街的改造要留住“根”,这是大栅栏原始生命力所在。

  北京798艺术区随着商业的发展也有小剧场等业态入驻,但是艺术家集聚区是798的“根”所在;台北的西门町是青少年喜欢去的地方,青少年的活动是西门町持续发展的“根”;北京南锣鼓巷最初是文化小资喜欢集聚的地方,这是南锣鼓巷的生命力所在,现在南锣鼓巷商业味儿太浓,使得一部分文化小资商人无法在那里做生意,南锣鼓巷变成了吃吃喝喝的地方,就失去了以往的活力。街区的改造一定要留住它们的“根”,大栅栏西街的改造当然也不例外。

 

 

(北京商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