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网站

收藏本站

通知公告

2010第三届营销中国论坛与中国营销总结榜颁奖盛典赞助方案 来源:北京商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0-11-02

2010第三届营销中国论坛与中国营销总结榜

颁奖盛典赞助方案

一、营销中国论坛介绍

   营销中国论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由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担任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前商业部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荣誉会长何济海担任主席。

论坛旨在让中国企业更具竞争力。致力于推动中国营销发展,为提升中国企业、城市和国家营销水平服务。营销中国论坛整合政界、商界、学界及传媒等各方力量,是一个总结中国营销实践、传播世界前沿营销理念、促进各方资源合作的多方共赢平台。

营销中国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论坛得到了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前商业部副部长何济海、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甘国屏、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德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原以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等众多领导和营销专家的支持。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网、新浪网等近200家主流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报道。海尔集团、奥康集团、联想集团、苏宁电器、阿里巴巴、青岛啤酒、怡海地产、天士力集团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家或代表参加了论坛。

营销中国论坛于每年11月的第三周周末召开年度总论坛,每届年度总论坛均设立一个专门的主题,邀请全国人大、政协、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领袖出席,围绕该主题展开全面对话和交流。

同时,在每届总论坛的最后环节举办隆重的颁奖盛典,对在本年度内最能体现中国营销实践能力的企业、最能代表中国营销管理水平的企业家、最具前瞻性的营销案例、最能代表中国营销操作水平的人物和最能代表中国营销理论水平的著作颁奖。

二、2010第三届营销中国论坛规划

(具体规划详见红头文件)

 

三、企业赞助价值

1.政府支持力度大

营销中国论坛作为营销界规格最高的专业性论坛,每届论坛均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2.媒体传播范围广

      2010第三届营销中国论坛暨中国营销总结榜颁奖盛典广告总投入超过800万元,中央及地方150多家媒体联动报道,10余种媒体交叉立体覆盖,辐射范围达2亿消费人群,1000多名各界嘉宾参会,宣传力度空前。超值赞助回报,坐享总值800万的宣传报道,打造强势品牌。

      3.公益评选结果权威

      2010中国营销总结榜”评选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主办,评选委员会的评选规范,坚持“科学、公正、权威”的原则,评选产生2010年度中国营销杰出企业/杰出企业家/杰出案例/杰出人物/杰出著作。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组委会不以任何理由向参评对象收取任何参评费用!

      4.活动影响人群多

      2009第二届营销中国论坛参会规模达到800多人,2010第三届营销中国论坛在主题策划上更注重前瞻性,在师资安排上更注重国际化和权威性,本届活动将会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企业决策者、营销咨询机构、营销从业人员及营销研究者超过1000人云集北京,共话“低碳时代的产业发展与营销变革”这一中国社会当前最热点的话题,社会影响极其广泛。

      5.参会代表层次高

      营销中国论坛为凭票才能进入的收费性论坛,前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均是凭借论坛主题的前瞻性策划和国际国内大牌专家的演讲安排来吸引参会者的,参会者70%是来自企业一线的营销管理者、决策者,30%是一线的从业人员,参会人员层次均较高,均属于高端商务人脉资源,可以说是我国最高档权威的“营销专业论坛”。

 

四、赞助类型

级别

赞助类别

赞助金额(单位:元)

赞助商数量

五星

总冠名

200

1

四星

晚宴(21日晚)独家冠名

50

1

三星

战略合作品牌

30

5

二星

战略合作伙伴

15

 10

一星

唯一指定用品

8万元现金+实物30万元

5

   

说明:1.本次赞助分不同的赞助板块,每个板块分为不同的赞助级别。

          2.赞助形式分为现金和实物两种。

          3.意向赞助企业可选择相应赞助项目。

           4.意向赞助企业也可根据自己要求定制赞助回报内容,由组委会组织实施。

           

五、赞助回报总述

    1.回报总述

    1)总计100多家媒体总值近800万元的广告投入;

    210余种媒体组合立体交叉、全国覆盖;

    3)历时100多天的高密度、高频次集中宣传;

    4)各种宣传辐射全国30省市2亿消费人群;

    5)广告、专题、新闻报道、专题采访等全方位呈现;

    2.回报形式

    1)广告宣传(硬广告) 2)广告软文   3)新闻报道  4)专题报道(5)专题采访  6)现场宣传品

    3.媒体组合

    1)电视    2)报纸  3)杂志    4)广播   5)网络   6)户外广告 7)电视网广告    8)电子邮件发送 9)会刊(10 光盘     11)海报      12)条幅  13)易拉宝     14)展板(15)门票    16)中国营销年鉴   17)手机短信 18)餐券等其他 

    4.媒体列表(部分代表)

    1)电视(10余家):CCTV、凤凰卫视、澳门莲花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东南卫视、蓝海电视等;

    2)报纸(50余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消费日报、香港文汇报、新华每日电讯、21世纪经济报道 、财经时报、 新京报、中国经营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50余家

    3)杂志(50余家):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华商、首席市场官、新财经、新营销、销售与管理、经济、当代经理人、经营者、销售与市场、广告导报等50余家;

    4)广播(10余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10余家广播电台;

5)网络(100余家):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千龙网、慧聪网、和讯网等100余家;

6)户外:地铁广告

    7)新媒体:互力传媒等; 

     更多合作媒体名单详见论坛官网。

通知公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