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清淡 戒食生冷

今年头伏是7月13日。由于今年夏天天气湿度大,伏天养脾排湿成为头等“食”事。营养专家认为,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消暑祛火除湿,但又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调养心神静度炎夏。
在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皮肤疾病。应多食用山药、薏米、荷叶等养脾祛湿的食材,以促进人体内的湿气排出。
炎热的气候让很多人没有食欲,这时候清淡的粥品成为快速补充体力的佳品。而受到湿气大的影响,在粥品中放入荷叶、竹叶等祛湿利尿的食材是不错的选择。营养专家赵乐喜建议在熬制荷叶粥时要先煮荷叶水,至荷叶水沸腾后再将米放进去,这样可以让荷叶中的营养快速释放。如果一家有5-6口人,那么使用一张荷叶就可以了。另外,在食用粥品前可以冰一下,这样荷叶中淡淡的土味就不会明显,喜欢甜味的人们还可以放入润肺的冰糖,别有一番风味。除此之外,竹叶、红小豆、绿豆等皆是利湿消肿不错的食材,都可以搭配在粥品中。
伏天,上班族易出现疲劳、脾胃不和的症状。赵乐喜表示,“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们发病的根源。而中医讲“湿气通于脾”,因此,养脾也是伏天养生的重要环节。山药、薏米等都有健脾利湿、清热补气的功效。
将山药蒸好磨成泥,淋上甜甜的蓝莓酱或是草莓酱,一款清口的山药泥就做好了,不仅口感绵软,而且其中多含淀粉,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同时,也适合正在瘦身的女孩们当主食食用。另外,伏天里还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杏仁,杏仁除了健脾胃外,更有润肺润肠的功效,有助于人体排毒。酱菜中的杏仁、自己烤制的杏仁等都是佐粥佐餐不错的选择。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适当食咸味有利补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专家还建议,常在空调屋里工作的白领,汗腺总处于收缩状态,体内的汗液和毒素不易挥发,这时可以多食一些属性温热的姜或在饮食中略加一些辣味,不仅可以提高食欲,还有助排汗,促进血液循环。另外,伏天里用温热的茶品代替冰饮,也有助利尿并刺激新陈代谢。专家表示,“湿”性体质的人分为湿热和寒湿,湿热的人应多喝绿茶、青茶等温凉的茶品,而寒湿体质则应多饮红茶、普洱等属性略为温热的茶品,以保持体内寒热的平衡。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