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网站

收藏本站

行业先锋

内联升:创新令传统技艺重生 来源:北京商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2-11-19

  

    从“朝靴”到如今的“高端布鞋”,内联升依靠传统技艺的精良传承,保住了纯手工布鞋市场。与此同时,内联升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开发时尚布鞋、休闲皮鞋市场;开拓电子商务渠道,也让这个曾经被人误认为款式老旧的布鞋品牌,慢慢散发出年轻、潮流的气息。有“中国第一布鞋店”之称的内联升,也在用不断的创新,让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商品越来越具有国际范。

  布鞋也时尚

   

   

  如果现在走近内联升的门店,丰富的布鞋种类会让人感觉不出这是一家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鞋店。除了款式与材质新颖之外,店里还有非常新颖的时尚布鞋和休闲皮鞋。据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来祥介绍,现在内联升售卖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最主要的仍为手工制作的布鞋,占据商品总量的80%左右。其余的20%为时尚布鞋和休闲皮鞋。现在一天大约就可以卖出1000双,仅手工布鞋部分产值就达十几万元。

  在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市场消费模式主流的时候,内联升如今也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如今无论是团购还是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城,都可以买到内联升的商品。内联升的电子商城在2011年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300万元,这在内联升当年8400万元左右的销售总额中,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内联升也已经实现了会员系统、短信平台与网店业务的整合,会员已经占到网店销售总额的20%,预计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

  内联升一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顾客不用亲自到门店,也可以买到合适的鞋”。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夸张,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内联升的镇店之宝《履中备载》,据了解,《履中备载》是160年前,内联升鞋店掌柜将京城内达官贵人的鞋码尺寸一一记录在册的工具,而当内联升发现这个东西可以成为客户关系管理重要的物品所在时,便在2010年以现代方式重现,如今顾客只要去过一次门店,脚型就会被记录在案,今后只要在网上看到喜欢的造型,店内就会根据记录下的脚型为顾客量身打造合适的鞋。这种VIP式的服务,也成为了如今消费者心中非常看好的模式之一。

  历史养育的高端化

  说到现在的发展,程来祥表示目前内联升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中高端客户群体。当然这也是因为目前内联升80%的布鞋均是纯手工制作。做鞋选用的都是很好的材料,做工非常精细,也延续了内联升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所以目前内联升的一双布鞋价格并不便宜。

  内联升创立之初就是以制造朝靴和为达官贵人制鞋为主。包括一些影视作品,都曾表现那个时代的人都以穿内联升的鞋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从品牌创立开始,在经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还是做工都非常讲究。虽然在民国朝廷已不复存在,内联升也及时调整了服务对象,但也是定位于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上游社会。因为这个关系,也让内联升这个牌子在逐渐成型的过程中,造就了本身不是谁都穿得起的概念。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的制作工艺,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工序复杂繁多,大的工序近100道,总工序要上百道,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讲究尺寸、手法、力度,要求干净、利落、准确。严格明确的工序标准,甚至深入到了工人的每个动作。据了解,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的传承方式是师传徒的老模式。通过口传心授,师傅将自己的制鞋经验、窍门教给徒弟,徒弟通过体会、理解,在实践中继承师傅的技艺,从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因此,制鞋手艺通过口传心授传承难度很大。

  在解放前期,工商业都面临着危机;经历过老字号改造,公私合营;走向国有企业。一直到2000年,一直在国有状态下运营。统购统销,凭各种票购买。所有的商业企业同质化,没有品牌意识。政府按照计划分配。内联升也同样如此,当时企业经营没有什么自主权,产生的利润全都上缴,招工也是计划分配,工资、经营都是国家调配。都是按照政府意图去办。内联升也面临着转变的契机。

  转制带来转机

  程来祥曾面临过这样的内联升:员工“铁饭碗”、“大锅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企业运营管理、产销流程、分配制度都存在问题,亟须新机制出台。加上这个品牌已经“荒废”几十年,所以老字号品牌需要重新打造。

  用程来祥的话说,1978年是一个改革前奏,到了八九十年代社会慢慢开始过渡到市场经济。这个过程对于很多老字号企业来讲是一个难熬的时段。曾经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倒闭的风险,政府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当了起来。但改革开放之后,一切就都放开了,这也是把“企业推向大海岸”;“水性好就游得远,不会游可能就淹死了”。很多老字号企业之前没有积累,突然被放开,再加上2000年以前国外很多品牌纷纷抢滩登陆,内联升面临着非常大的冲击。

  回忆内联升的改制,程来祥感慨万千,当时内联升的基础设施已经十分老旧。很多库存商品虽然不能售卖,但如果处理掉就得赔钱。所以,通过讨论、分析,内联升的员工达成共识,从2001年底开始进行改制。这次改制也很有成效,2001年内联升的收入大约在1000多万元,如今的销售额已经接近1个亿。利润也从当时的二三十万元发展到现在2000多万元。

  或许在十年前,内联升给消费者的印象是,虽然都知道内联升,但也都以为是卖老头鞋的。因为当时售卖的品种比较少,颜色也几乎都是单一黑色。通过十年对产品进行几次改造提升,在开发时也很下功夫。现在所有品种加起来得有3000多种,其中80%以上是传统品种。同时还增加了“童鞋”、“木底拖鞋”。在质量、性能上进行了提升。过去一双布鞋要穿几天才会“磨舒服”,后来通过材料的改造也改变了这一问题。

  精细化品牌建设

  说到未来的发展,程来祥对内联升充满着信心。虽然过去常讲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个品牌仅靠口碑宣传就可以越来越好。但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内联升如今在管理上已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内联升始终保持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但之前经常面临生产的东西不是脱销了就是滞销,这是因为对市场估计有所不足,也会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今内联升在管理上进行了加强。通过引进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可以统计出去年同期每个款式的销量,也让生产有所依据。

  程来祥认为,明年内联升产品将会有很大提升。如布鞋会更加舒适耐磨。把产品打得更加精细,有所提升。过去一些工艺达不到的情况,会通过引进设备实现。不过因为纯手工的关系,纳一双鞋底可能就要用两天时间。所以算上材料、人工等成本,内联升的消费水平仍会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据了解,如今内联升的主要消费群体,公务员较多,还有企业家、演艺界的明星等等。

  回顾十年的市场改变,现在很多鞋店都已经难觅踪影。据程来祥介绍,过去北京每个区县都至少有一个鞋城,现在这样的光景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内联升在布鞋市场也鲜有竞争。主要是因为布鞋生产周期长致使成本高,还有布鞋要求的生产技术高,也是很多企业难以达到的。不过,这也成为了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内联升”的牌子对于企业来说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内联升也不停地有所动作。如商标海外注册、专利申请、网店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异地维权等保护措施。近几年,内联升还进一步扩大了商标注册范围,将商标扩展注册了1825263740共五大类商品类别。2010年,内联升在马德里协议国范围内进行了内联升商标的海外注册,在更大的范围内保护了老字号的商标权益。2010年,内联升与国际友好艺术公司签署销售协议,授权该公司在东亚地区以网络销售形式经营内联升产品。这也为未来内联升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商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