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网站

收藏本站

热点聚焦

差异化竞逐中关村 来源:北京商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0-09-08

    上周五,欧美汇购物中心在中关村正式营业。欧美汇购物中心的运营方是益飒美置业(天津)有限公司,该公司由ECM集团、汇丰·南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美罗集团三家股东共同出资建立。其中,ECM集团是来自东欧的房地产品牌,汇丰·南丰由世界著名银行汇丰银行注资,而来自新加坡的美罗集团在北京拥有位于东四环的美罗城项目。

  欧美汇购物中心所在的中关村商圈被誉为中国硅谷,是北京乃至全国销售电子产品的核心地带,并非北京中高端商业最集中的区域。而且,就在欧美汇购物中心的旁边,就坐落着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和新中关购物中心,商业竞争激烈。据悉,欧美汇购物中心的掌门人正是曾运作北京美罗城和马来西亚百盛项目的谢保罗,这些因素的集合,令欧美汇购物中心一经亮相就颇受瞩目。

  以差异化应对激烈竞争

  与西单、王府井商圈不同,中关村的地区没有聚集大批不同定位的商场,但中关村商圈的商业竞争却丝毫不逊于商业设施密集的核心商圈,在这里聚集了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包括家乐福)和新中关购物中心两家大型商场。是在这种背景下,欧美汇购物中心进入了中关村商圈,经过一年的试营业,这家购物中心在本月3日正式开业。

  在此时进入中关村商圈,欧美汇购物中心显然是有备而来。欧美汇购物中心总经理谢保罗表示,由于进入市场较晚,通过引入与新中关购物中心和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竞争,与这些原有的老牌商业形成互补,是欧美汇购物中心立足市场的关键。

  谢保罗告诉记者,欧美汇购物中心店内引入了超过10多个首次亮相中关村乃至京西地区的知名品牌。其中,服饰类品牌包括H&M C&A Uniqlo Calvin KleinAstor&Ivy 。在谢保罗看来,公司通过在2006年进行的市场调研掌握了数据,决定与商圈内其他商家的品牌进行互补。

  实际上,中关村的转型是政府一直在努力的目标,这为欧美汇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机遇。谢保罗表示,在中关村西区管委会推动下,欧美汇购物中心将把走高端路线作为发展战略。同时,会将运营重点落实在服务层面,例如加大教育、健康等业态的比重。为此,商场引入了迪斯尼英语、特力屋、 苏宁精品店、华歌尔、萨莉亚、 吴地人家、必瘦站、Toni & Guy、诺基亚概念店、Costa 咖啡等品牌。

  把握中关村商业空白

  在保证品牌发展的前提下,追逐利益最大化始终是商业经营的本质。欧美汇购物中心在一年前进入中关村商圈,正是看中了区域内巨大的商业潜力。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关村与北京其他区域的最大差别体现在周边聚集了高密度的学校以及广大学生群体——约40万名学生和68所高等院校,包括全国最知名的两大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中关村商圈是北京高端白领人群的聚集区,该商圈的写字楼成群,而且,12IT卖场都聚集在中关村西区。据不完全统计,每日有8万人在这些写字楼内工作,而该商圈的日均流动人口更是高达10万人。事实上,中关村地区还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213家,各大著名IT企业也在此设立了办事处、例如联想、诺基亚、惠普、IBM、微软、谷歌、百度、搜狐等。而且,中关村西区有着独特的地下环廊结构的地下停车位共计达到1万个以上。

  不过,与巨大的潜在消费力相比,目前,除了电子卖场外,中关村商圈内的不少商业设施还存在不匹配的现象。谢保罗认为,消费需求上看,餐饮业态、当地消费者以前买不到的时尚品牌都是目前中关村商圈的商业空白。 例如H&M UniqloC&AAstor & IvyNokiaToni & Guy Hola、苏宁精品、金钱豹正是为满足中关村的商业需求而准备。其中,知名餐饮品牌金钱豹,其体量达到6000平方米,是商圈内最大型的餐饮品牌之一。

  此外,在谢保罗看来,中关村商圈拥有地铁4号线和10号线,良好的交通公共交通设施,为欧美汇购物中心的长期经营起到了有益的帮助。

  通过试营业培育市场

  从只有40余个品牌入驻,到目前欧美汇购物中心实现近八成的入驻率,得益于运营方为商场提供的近一年的培育期。由于购物中心不同于百货店,百货店的开业需要接近满员的品牌入驻率,而购物中心需要为今后市场的反应调整品牌,80%的品牌入驻就是一个不错的招商业绩。经过近一年的培育期,H&M等国际大牌已经积累较高的人气。

  事实上,尽管出身名门,但欧美汇购物中心如果没有一段培育期做铺垫,其品牌不会被北京消费者所熟悉。为了迅速提升购物中心的名气,欧美汇购物中心在试营业期间,举办了各种营销活动。

  据谢保罗介绍,欧美汇每年的宣传推广计划和活动主要是以开展文化活动、崇尚绿色、低碳环保、时尚秀、签唱会、摄影展览及欢宴等多种形式给顾客提供一个体验式的购物享受,和娱乐消遣融为一体。

  北京商业尚未饱和

  目前,宏观政策的倾斜令商业地产成为热点,在零售企业不断拓展品牌的同时,一批地产商也开始涉水商业零售领域。这使得近年来北京市场有大批的商业项目入市,其中包括来福士广场、国瑞购物中心、华熙乐茂购物中心和大钟寺中坤广场等一批商场。

  在谢保罗看来,尽管众多大型商业扎堆开业,但北京的商业远未饱和。他认为,北京有近2000万人口,这给商业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不过,他同时表示,商业项目的设计理念和运营思路不宜过于超前。他表示,商业项目可以5年作为重大调整的时间节点。

以欧美汇购物中心为例,欧美汇购物中心的总体量为5.3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项目规划为地下1层到地上6层。项目定位为“中关村区域中高档消费聚集地”,主要针对中关村西区的商务人士、白领阶层,海淀区域内年轻时尚群体以及海淀区内不断增长的中高端居住人群。谢保罗认为,购物中心5年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北京商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